浙江中诚阀门有限公司

刀型闸阀,浆液阀,插板阀,铸铁闸门,拍门,蝶阀,陶瓷阀门

泵阀商务网收藏该商铺

您所在位置:
浙江中诚阀门有限公司>>蝶阀>> D371H-10C供应中阀D371H-10C硬密封对夹式蝶阀
 QQ交谈 MSN交谈
产品展示

D371H-10C供应中阀D371H-10C硬密封对夹式蝶阀

  • 公司名称:
  • 更新时间:
  • 所 在 地:
  • 生产地址:
  • 浏览次数:
  • 浙江中诚阀门有限公司
  • 2017-11-29 07:40:01
  • 温州市
  • 永嘉县瓯北镇东瓯工业园区张堡北路
  • 509

我要询价

【简单介绍】

硬密封对夹蝶阀广泛地应用到冶金、电力、石油、化工、空气、煤气、可燃气体以及给排水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上。

【详细说明】

硬密封对夹蝶阀
硬密封对夹蝶阀概述
硬密封对夹蝶阀系列产品,系长寿命、节能型蝶阀。其结构采用三维编心原理设计,阀座采用硬软密封兼容的多层次结构,加工*,工艺*。本产品由阀体、蝶板、多层次阀座、阀杆、传动机构等主要部件组成。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到冶金、电力、石油、化工、空气、煤气、可燃气体以及给排水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上。
硬密封对夹蝶阀特点
由于本产品蝶阀采用的是三维偏心原理设计,使密封面的空间运动轨迹达到理想化,密封面相互之间无磨擦、无干涉、加之密封材料选择得当,从而使蝶阀的密封性、耐腐蚀性、耐高温性和耐磨性等得到了可靠的保证。其主要特点如下:
1、开启力矩小,灵活方便,省力节能。
2、三维编心结构,使蝶板越关越紧,其密封性能可靠,达到无泄漏。
3、耐高压、耐腐蚀、耐磨损、使用寿命长等。
主要技术参数 公称通径 DN(mm) 50~2000
公称压力 PN(MPa) 0.6 1.0 1.6 2.5 4.0
试验压力 强度试验 0.9 1.5 2.4 3.75 6.0
密封试验 0.66 1.1 1.76 2.75 4.4
气密封试验 0.6 0.6 0.6 0.6 0.6
适用温度 碳钢:-29℃~425℃ 不锈钢-40℃~600℃
适用介质 空气、水、蒸气、煤气、油品以及酸、碱、盐带有弱腐蚀性介质等
驱动形式 蜗杆蜗轮传动、气传动、电传动
主要零件的材质 零件名称 材料
阀体 铸铁、不锈钢、铬钼钢、合金钢
蝶板 铸钢、合金钢、不锈钢、铬钼钢
密封圈 不锈钢与耐高温石棉板组合成多层次
阀杆 2Cr13、1Cr13不锈钢、铬钼钢
轴承 奥氏体不锈钢、304氮化
填料 柔性石墨
三偏心特点及原理
1、偏离管道中心
2、偏离密封面中心
3、倾斜的锥形
当阀门开启时,蝶板与阀座在关闭时瞬间接触,利用蝶板偏心1、偏心2迅速脱离阀座,降低了密封副的磨损,磨擦力矩小,开启灵活。偏心锥面3,使阀门在开启或关闭时蝶板能通过阀座内孔,实现接触密封。另外,锥形蝶板的旋转半径大于密封副接触位置的旋转半径,故蝶板在阀门关闭时将出现越关越紧,能够实现自锁,防止蝶板过位。
注:法兰标准:JB/T79.1

公称通经DN(mm)
50~2000
50~1600
公称药理PN(MPa)
0.6
1.0
1.6
密封试验(MPa)
0.66
1.1
1.76
强度试验(MPa)
0.9
1.5
2.4
适用温度
NBR橡胶:-40℃~90℃氟橡胶:-20℃~200℃
适用介质
水、空气、天然气、油品及弱腐蚀性流体
泄漏率
符合GB/T13927-92标准
驱动方式
蜗轮传动、电动、气动、液动

公称通径

DN(mm)

50~150

公称压力

PN(MPa)

1.0

1.6

2.5

试验压力

强度试验

1.5

2.4

3.75

密封试验

1.1

1.76

2.75

气密封试验

0.6

0.6

0.6

适用介质

水、蒸汽、油品、酸类腐蚀性等。

适用温度

-40℃~600℃


    
留言框
感兴趣的产品: *
留言内容:
您的姓名: *
您的单位:
联系电话: *
微信:
常用邮箱:
详细地址:
省份: *
验证码: * =   请输入计算结果(填写阿拉伯数字),如:三加四=7
是否接受其他厂商报价: *
      

相关产品

产品搜索

请输入产品关键字:

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永嘉县瓯北镇东瓯工业区张堡北路
邮编:325105
联系人:罗云兰
留言:在线留言
商铺:https://www.bf35.com/st20670/
| 商铺首页 | 公司档案 | 产品展示 |公司动态 | 询价留言 | 联系我们 | 会员管理 |
泵阀商务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Copyright(C) https://www.bf3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泵阀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二维码

扫一扫访问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