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华:我的“大装备制造”梦
——何清华:我的“大装备制造”梦
- 2011年08月01日 11:28
泵阀商务网 浏览次数:2219
刻”的阶段,对小型设备的需求会很快升温,未来市场增长空间很大。
战略:多产品、大装备
《21世纪》:除了基础装备、小型挖机等产品,公司还切入了叉车、路面机械、煤炭机械、起重机械和特种机械领域,并开展小飞机和游艇业务。同时进入这么多领域是基于何种考虑?会不会分散你们的精力和核心优势?
何清华:多产品战略基于山河智能的深厚技术积累,我在1984年至1999年间,一直与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在装备制造行业积累了很多经验和创新技术,只要经过转化,都可以变成现实生产力。
我个人从小就喜欢动手制造东西,从这一点来说算是圆了梦。今后将发挥自己和企业的优势,逐步在装备制造领域把公司打造成一个以工程机械为主体,涉及矿山机械、通用航空以及相关配套行业的大型装备制造集团。
《21世纪》:这么多的产品线,你们如何推动,并实现之间的协同效应?发展的侧重点会放在哪几块?
何清华:首要的是巩固扩大公司在小型工程机械和桩工机械领域的地位,公司的IPO募资以及2008年的增发募资大部分都投向了小型工程机械,这是公司的拳头产品,肯定不能丢。
除了小挖,公司也开始做毛利率较高的中大型挖机,现在公司的挖机产品线已经涵盖0.8吨到47吨的全系列产品。此外,安徽、天津为我们缓解了土地的制约,我们在那里的煤矿装备、起重机械也会大力发展和加强。
至于进军轻型飞机和游艇业务,主要是看中行业方兴未艾的前景。不过这两块业务投资周期长、回报慢,因此目前主要由我个人与其他自然人的投资,上市公司不占控股地位。我们研发的国内首款以碳纤维为主的全复合材料轻型飞机,即将通过相关部门的适航认证。
底气:产学研一体化
《21世纪》:长沙作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以市场导向为模式的三一重工,与科研院所改制模式的中联重科,同样声名在外,那么山河智能赖以成功的模式是什么?
何清华:每个企业发展都有自己的特点,企业只能根据自己的长处来选择发展战略。三一和中联以市场为导向,我们则是以研发为导向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
产学研一体化核心内涵是研发上自觉创新,管理上追求和谐理性发展,是科教兴产业、产业出科教,将科研、教育和产业发展结合。
公司草创之初,科研人员大多是中南大学的师生,教学相长,产学研成就了公司的过去,发展到现在,公司开始全国收揽科研人才,企业的发展促使产学研向更高层次发展。
《21世纪》:这种模式是否与你曾在中南大学的任教经历有关?还是出于市场发展的需求?
何清华:应该说两者兼而有之。我1984年留校任教后,一直到1999年,都是在向国有企业提供技术图纸,进行技术合作,而很多企业图眼前利益,对技术的吸收转化并不彻底。我当时有个想法,既然有这么多技术积累,何不按自己的意愿办一个企业,做自己意愿做的产品,于是在1999年创办了山河智能。
外界认为山河智能注重研发,而不注重市场的导向,我认为市场导向有预见式和跟随式两种,预见式是在产品还处于不明朗时期就根据自身对未来市场的判断开始研发,跟随式就是看到该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已很明朗,快速整合资源推出。我们的压桩机、小型挖掘机、潜孔钻机、旋挖钻机应当都属于预见式的市场导向。
这两种导向从市场效果的角度来说难分优劣,预见
(来源:中国泵阀商务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泵阀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 邮箱:1019304633@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泵阀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泵阀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