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浅谈低温柔性电缆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一般来说,风场位于特殊气候条件的恶劣环境中,例如,强风、强紫外线和含盐度很高的空气等。正因如此,风电应用中的电缆性能无疑比其它应用更高。而风机内的运动部件进一步提高了正确选择电缆的重要性。"
现有风场的维护和新的大规模风场开发都需要考虑采用高等级的电力电缆、数据与控制电缆和通信电缆,它们决定了电网和通信系统的互连质量。单个风电机组所需的电缆数量比人们想像的要多。例如,一台90米高的1.25MW风力发电机需要约1km的电力电缆。这样算,50MW装机容量的风场将需要40km的电缆。
风电机组工作在恶劣环境,这种环境一般具有宽温度范围(约-40℃至50℃)、并且暴露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因此,要达到预期的使用寿命,所使用的特殊电缆需要能够承受-40℃的低温及可抵御紫外线的辐射。对风机内的运动部件而言,电缆应具有优异的扭转和弯曲柔韧性,并具有很小的弯曲半径。电缆还需要能抗燃料、抗冷冻剂、耐油、耐腐蚀性化学品及抗磨损。如果风场是靠近海岸的陆地或位于海上,电缆都还必须耐高含盐水的侵蚀。出于ān全考虑,除上述要求外,还要求电缆具有阻燃性。在某些情况下,还要求低烟、零卤素(LSZH)材料和EMI保护等其它特性。
综上所述,风电应用中使用的电缆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导线
为尽量提高柔曲性,*设计工程师只使用多股数的退火软铜线。在弯曲绕折类应用中,采用短的同心绞线构造;在扭转绕折类应用中,采用长的同心绞线构造。面积大于6mm2(10AWG)的导线要求使用复合绞线结构。
(2) 绝缘
为增加低温柔韧性,通常选择热塑性橡胶(TPE)、乙丙橡胶(EPR,一种EPM或EPDM)或硅橡胶(SiR)作为绝缘材料,以抵抗臭氧腐蚀和发热引起的老化。PVC/尼龙绝缘由于具有高电介强度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3) 护套
电缆护套既可以是诸如聚氯乙烯(CPE)、聚氯丁烯(氯丁橡胶)、氯磺化聚乙烯(CSPE)合成橡胶等热固性化合物;也可是类似TPE、TPE-PVC合金和聚亚安酯等热塑性化合物。这些材料都具有抗油、抗燃料、耐溶剂腐蚀等能力,并且在低温下具有出色的柔韧性。这种特性使其成为风电电缆的理想护套材料。
应当注意,电缆结构也是电缆柔韧性的决定性因素。采用平衡结构的对称导线设计通常具有高柔韧性。
即使电缆制造时遵循这些一般规则,仍强烈建议进行*的测试,以仿真"实际"应用。
电缆测试方法和程序
根据风向,需要由偏航驱动器调整风机角度。电力、控制和通信电缆要么沿水平轴弯曲,要么沿垂直轴旋转。这就对扭转挠曲性要求更加严格,也需要更多关注。虽然目前没有扭转挠曲性方面的标准或法规,但zuì终用户通常仍追求电缆在投入使用前能通过某些方式的测试。
下面是电缆行业中zuì终用户采用的一般测试方法。
(1) 单根电缆在低温(-40℃)下的扭转应力测试:
将一根10米长的垂直悬挂电缆样品的顶端固定,底端绑定到一个旋转装置上。首先,将电缆顺时钟扭转4圈(+1440o),然后逆时针回转4圈,恢复到原始位置。接着将电缆逆时针扭转4圈(-1440o),然后顺时针回转4圈,恢复到原始位置。重复上述整个过程5000次以模拟20年的使用情况。如果在2.5U0条件下经过5分钟,电缆没被击穿、护套也没有裂纹,那么这根电缆就通过了测试。ZR-KFFP2-22电缆,ZR-KFVP2-22电缆
注意:取决于电缆的电压等级,U0可以是600、1000或2000V。
(2) 一束电缆的扭转应力测试
测试程序与(1)相同,只是换成了电缆束。
风电电缆标准
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风电应用中使用电缆的标准。许多电缆制造商遵循IEC 60228 Class 5或6(类似于DIN VDE 0295 Class 5或6、HD 383、GB/T 3956 Class 5 或 6)标准,使用光面或镀金属的退火多股铜线作为风电电缆导线以获得所需的柔韧性。有趣的是,IEC 60228只为电力电缆规定了导线的标称横截面面积和导线中电线的数量和尺寸,这给电缆制造商提供了很大自由度。因此,即使电缆满足IEC 60288 Class 5或6的要求,电缆性能也经常会不尽如人意。而UL 62(涉及多个ASTM标准)不仅规定了导线中每股电线的尺寸和数量,还规定了导线结构(如同心绞线、复合绞线和集合绞线等结构),这些都是电缆柔韧性性能的关键。至于绝缘和护套,许多制造商遵循DIN VDE 0207-20和DIN VDE 0207-21。HD 22.1、HD 22.4、UL 44和UL 62也成为电缆生产的通用标准。
诸如UL 758、UL 1581、UL 1277、UL 2277、IEC 60332等其它标准也经常被用于支持一些额外特性,如风机机架电缆(WTTC)规范和可燃性等级要求。
由于欧洲国家早于北美国家开发用于风能市场的电缆,因此电缆制造商目前更多的采用欧洲标准。尽管如此,类似的美国UL标准具有相同功用,且在某些情况下,UL标准对风能应用有更严格的要求。
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
10kV配电网络涉及面广、影响面大,它直接关系到工农业生产及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等ān全可靠供电的需要。为了减少线路故障的发生,迅速查找线路缺陷及事故隐患,作为运行人员应该掌握线路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预防或消除,尽量缩小停电面积,减短停电时间,以保证10kV配网能ān全可靠的供电、运行。一般10kV线路故障,从技术性质上分有接地(多指单相接地)、相间短路、接地相间短路三种形式;从时间上分有线路瞬时性故障(一般是断路器重合闸成功)和yǒng久性故障(一般是断路器重合闸不成功)两类。
1 单相接地故障
一般引起此类故障的问题较多且不易查找,因为此类故障不足以引起跳闸,有时无明显的判别标志。
1.1 故障原因
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主要原因有导线在绝缘子上绑扎或固定不牢,脱落到横担或地上;导线断线落地或搭在横担上;配电变压器高压引下线断线;导线风偏过大,与建筑物距离过近;配电变压器高压
绕组单相绝缘击穿或接地;配电变压器台上的避雷器或熔断器绝缘击穿;同杆架设导线上层横担的拉线一端脱落,搭在下排导线上;导线上的分支熔断器绝缘击穿;绝缘子击穿;线路落雷;树木短接等。
1.2 故障查找
对于此类故障的查找的办法一是沿线路进行粗略xún视,看是否有树木短接、导线断线、导线附着异物等,多注意线路转角及分支线T接处;一是重点xún视配电室,根据经验这样的故障一般是配电室的跌落熔断器、避雷器、穿墙套管绝缘下降击穿造成的。如果上述办法未查找到故障点,可利用支线上的断路保护器进行采取分片、分段、分设备的"排除法",并与绝缘摇测、蹬杆检查等办法相结合,缩小排查范围,尽快找到故障点并消除故障。
1.3 预防措施
1.3.1 对配电线路定期进行xún视,主要是看导线与树木、建筑物距离,导线与绝缘子的绑扎和固定是否牢固,绝缘子固定螺栓是否松脱,横担、拉线螺栓是否松脱,拉线是否断裂或破股,导线弧垂是否过大或过小等。
1.3.2 对配电线路上的绝缘子、分支熔断器、避雷器等设备进行绝缘测试,不合格的及时更换。
1.3.3 在10kV配电线路分支上加装断路保护器,可以缩小故障范围、减少停电面积和停电时间,有利于快速查找故障点。
ZR-KFFP2-22电缆,ZR-KFVP2-22电缆 2 相间短路故障
2.1 故障原因
引起此类故障的原因主要有:大风造成一些导体、半导体的轻物质刮到线路上,例如田间的塑料薄膜、刮断的树枝、废弃录音长带等;鸟害与放风筝或一些人为的向空中乱抛杂物落在导线上;违章驾驶机动车辆碰撞倾斜或撞断道路旁电杆,超高车刮断导线;用户因设备原因造成的低压相间短路;变压器烧坏;
立在陡坡的电杆受雨水冲刷或低洼沼泽地带杆基被泥水软化、腐蚀,形成电杆倾斜或倒杆事故;雷击引起的相间弧光短路或者对地绝缘击穿(绝缘击穿发生处一般为绝缘子、隔离刀闸、跌落式熔断器等没有避雷器保护的设备)导致的接地相间短路等。
2.2 故障查找
首先根据变电所熔断器保护动作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如果线路发生的是电流速断保护动作,则可以判断故障点一般是线路两相或三相直接短路引起,且故障点在主干线或靠变电所较近的线路可能性较大。如果线路发生的是过电流保护动作,一般属非金属性短路或线路末端分支线路短路引起。如果电流速断保护与过流保护同时动作,一般说明故障点位于线路中段。然后根据判断组织人员进行xún视, 如果10kV线路主干线及各分支线都装设断路器保护,,则查看主干线柱上分段断路器及各分支线断路器是否跳闸,尔后对跳闸后的线路,对照2.1讲过的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原因进行逐级查找,直到查出故障点; 对装有线路短路故障指示器的架空线,可借助故障指示器的指示来确定故障段线路。
2.3 预防措施
2.3.1 在所有ān全距离裕度不大的转角杆、T接杆、跌落保险等处实施绝缘化,避免异物和鸟类造成的故障。但要注意T接杆及转角杆zuì上端的联络线保持裸线,为夏季雷击提供放电点,防止雷击断线。
2.3.2 在雷场区的线路加装避雷线及耦合地线。
2.3.3 在施工现场、道路两旁等比较繁忙的公共场所处的电力设施安装醒目标志;加强电力知识教育,提高用户对供用电设施ān全保护的意识。
2.3.4 加强配电线路xún视,及时清理线路通道内的障碍物。
3 结束语
为保证线路健康运行,正常经济送电,在线路设计、施工时做到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外,各供电所应着重加强线路日常维护管理,进行定期检修。公司对巡线人员不定期组织péi训、考核,提高其专业技能、强化责任心;巡线人员应按规定进行xún视,检查线路健康状况,找出存在缺陷和问题,及时制订检修计划,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电网的ān全、经济和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