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0211:07:53

分享

    分享:

评论

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水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来源:中国泵阀商务网 点击量:4591
  【中国泵阀商务网 美丽中国】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生态环境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657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属于联合国人居环境署评价标准中“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


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水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水环境形势严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水环境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近一段时间,从兰州自来水苯超标,到汉江武汉段水质出现氨氮超标,频繁上演的城市“水危机”屡屡刺痛公众神经。
  
  中国环境公告显示,2012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8.9%、20.9%和10.2%。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当前的水资源短缺分为四类:类是资源型缺水,指水资源总量少;第二类是水质型缺水,也称为污染型缺水,水资源污染加重了水资源短缺;第三类是结构型缺水,目前不仅农业用水量过大,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也比较低,生活用水也偏于粗放;第四类是工程型缺水,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由于工程建设调度没有跟上,造成区域供水不足。
  
  完善污染防治体制
  
  我国在过去三十年经历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但污染问题已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我们缺水,另一方面,水环境污染又非常严重。在很短时间内,既要解决污染问题,又要解决人的用水问题,目前形势非常严峻。
  
  全国近半数城市喊“渴”,更多表现为浪费和污染造成的水资源危机。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眼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社会行为方式,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应围绕使地方政府承担起管理者的责任,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建设。一是健全科学的决策和责任制度以及绿色考评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二是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并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三是以立法形式确定生态红线以及管理制度,科学划定生态红线,严格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和脆弱区域。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泵阀商务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www.bf35.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泵阀商务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