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阀门公司和技术负责人陈雪峰荣获单位和个人的突出贡献奖
2012年09月14日 09:10 来源:华夏阀门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8月30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召开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关键阀门国产化研发总结表彰大会,华夏阀门有限公司和公司技术负责人陈雪峰双双荣获单位和个人的突出贡献奖。
我国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常规火电占电力装机的70%以上。随着机组的大型化,600MW、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逐渐成为常规火电的主力机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关键的主机和辅机都实现了国产化。而阀门作为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关键配套产品和主要控制元件,是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设备之一。国内阀门制造业在百万千瓦核电、天然气长输管线、大型石油化工等领域的一些高难度阀门已实现了国产化,在超(超)临界阀门的科技攻关方面也做了许多努力,但火电机组中价值量较大、又代表了阀门制造业设计制造水平的阀门,国产化率不到30%,而关键的I、Ⅱ、Ⅲ类阀门几乎全部长期依赖进口,给国家的能源安全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每年进口阀门约需35亿元人民币;另外,机组运行后的阀门维护、更换还需花费大量费用,而且阀门供货周期长,机组运行以后的检修、更换和维护难以及时到位。
华夏阀门敏锐的看到了火电机组的发展趋势,在国家正式启动(超)临界火电机组阀门国产化工作的*年,就开始了与东方锅炉同步开展600MW以上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配套阀门的研发制造工作,为国内外超过50家超(超)临界电厂提供了高温高压闸阀、截止阀、止回阀、疏水阀、调节阀、堵阀等第1类产品3000多台。其中600MW超临界机组阀门产品659台且运行情况良好。在这些项目上,华夏阀门研发的产品除了性能与进口*产品相同,价格有优势之外,还拥有遍布全国的售后服务网络和快速、及时的服务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我国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高温高压阀门依赖进口的局面,并成为全国阀门行业*家通过PCCC产品认证的企业,600MW、1000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本体汽水系统截止阀、止回阀、水压试验堵阀等15个项目通过认证。
2010年9月7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了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阀门国产化启动会,提出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配套阀门国产化的实施方案,确定了Ⅱ、Ⅲ类阀门由能源局组织阀门制造企业进行攻关。2011年3月,正式签订了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阀门国产化联合研发协议。华夏阀门凭借国内全行业的已有业绩,惟一代表中国西部阀门企业成为了重点攻关企业之一。公司技术负责人陈雪峰进入专家团队,成为全国16名专家组成员之一以及专家组中来自阀门企业的3名成员之一。
领奖归来,四川经济日报、四川经济网及本网记者采访了陈雪峰。他说,做为本次国产化研制任务的*和*,华夏阀门承担了超(超)临界阀门国产化Ⅱ类阀门疏水阀、高加三通阀、主汽闸阀、控制阀(含储水罐水位调节阀、减温水调节阀、吹灰系统减压阀)等四大类关键阀门12台样机的研发,均为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中非常关键的产品。华夏阀门承担样机研制项目的数量是行业中除哈电阀门外zui多的企业。
陈雪峰表示,华夏阀门将此项工作作为公司三年发展战略的头等大事,集中了技术、生产、调试、检验、营销的精兵强将,集中作战,通力配合。消化吸收了国外同类产品的特点和优点,精心制定了*的技术攻关方案。根据课题确定了子课题任务,借助*的流体分析软件,对阀门结构进行了分析优化,解决了材料、锻造和热处理理论等攻关课题,解决了零件加工中的工装和工具课题研究,对样机进行鉴定大纲,进行鉴定实验和方案设计及实验台架的制作与准备,对特殊控制阀进行了流量测试。
据悉,我国超(超)临界阀门国产化I、Ⅱ类阀门五个国产化样板工程已经建设和招标的两个建设项目中,华夏阀门承担的超(超)临界阀门国产化关键I、Ⅱ类阀门中中标的的规格品种和数量达400多台,而超(超)临界阀门国产化的总数为600多台,因此属zui多的,超过了其他中标企业的总和。
历时9个多月,华夏阀门zui终完成了样机的研发制造,并顺利中标句容电厂、合川双槐电厂第I类阀门项目,在国内同行中抢占了先机。
2012年1月7日-11日,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受国家能源局委托,在大连组织召开了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关键阀门国产化样机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华夏阀门生产的12台样机均*,其技术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内、同等水平及*水平。其中,高加给水液动三通阀(入口/出口)、电动高加入口三通阀、吹灰减压站减压阀、二级过热器减温水调节阀、二级过热器出口疏水阀、主蒸汽管道疏水阀、冷再蒸气管道疏水阀达到国内水平;储水罐水位控制阀、高加事故疏水控制阀、空预器吹灰减压站控制阀还达到了同等水平;主蒸气闸阀达到*水平。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关键阀门实现了国产化,不仅可振兴民族工业,还对保障电厂关键设备安全、降低项目采购成本、缩短采购周期和提高产品服务的及时性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来源:华夏阀门公司)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泵阀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泵阀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