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您现在的位置:泵阀商务网>技术首页>泵阀辞典

产品推荐

更多>

多级离心泵工作原理及影响泵组效率分析

2014
06-16

16:03:21

分享:
1740
来源:
  多级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与维护,当多级离心泵电机带动轴上的叶轮高速旋转时,充满在叶轮内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心沿着叶片间的流道甩向叶轮的四周,由于液体受到叶片的作用,使压力和速度同时增加,经过导壳的流道而被引向次一级的叶轮,这样,逐次地流过所有的叶轮和导壳,进一步使液体的压力能量增加。将每个叶轮逐级叠加之后,就获得一定扬程。可适用于工业和城市给排水、高层增压送水、园林喷灌、冷暖水循环增压及设备配套等可以分为单级离心泵多级离心泵管道离心泵化工离心泵氟塑料离心泵耐腐蚀离心泵等等.本图为你介绍多级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一、影响多级离心泵组效率的有哪几个因素离心泵的效率是机械、容积和水力三种效率的乘积。泵组的效率为泵效率和电机效率的乘积。
  
  造成离心泵组效率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离心泵的运行工况低于泵的额定工况,泵效低,耗能高。
  
  2.多级离心泵本身效率是zui根本的影响。同样工作条件下的泵,效率可能相差15%以上。
  
  3.机械效率的影响主要与设计及制造质量有关。泵选定后,后期管理影响较小。
  
  4.电机效率在运用中基本保持不变。因此选择一台率电机致关重要。
  
  5.多级离心泵启动前,员工不注重离心泵启动前的准备工作,暖泵、盘泵、灌注泵等基本操作规程执行不*,经常造成泵的气蚀现象,引起泵噪声大、振动大、泵效低。
  
  6.水力损失包括水力摩擦和局部阻力损失。泵运行一定时间后,不可避免地造成叶轮及导叶等部件表面磨损,水力损失增大,水力效率降低。
  
  7.离心泵的容积损失又称泄漏损失,包括叶轮密封环、级间、轴向力平衡机构三种泄漏损失。容积效率的高低不仅与设计制造有关,更与后期管理有关。泵连续运行一定时间后,由于各部件之间摩擦,间隙增大,容积效率降低。
  
  8.由于过滤缸堵塞、管线进气等原因造成离心泵抽空及空转。
  
  二、日常维护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每班检查各润滑部位的润滑情况。
  
  3新换轴承后,运行100小时应清洗换油;以后每运行1000~1500小时换油一次,油脂每运行2000~2400小时换油。
  
  4经常检查轴承温度是否正常,应不高于环境温度35℃;轴承的zui高温度:滚动轴承zui高温度不能超过75℃,滑动轴承zui高不能超过65℃。
  
  5经常注意设备运行情况,如发现不正常的声响或振动时,应及时停车检查其原因,并加以消除。
  
  6经常保持泵及周围环境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密封符合要求。
  
  7维修人员定时上岗,检查设备并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
  
  8在泵所处环境温度较低情况下,泵停用时,排尽剩液,以防冻裂机壳及零件。
  
  三、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1.1泵座上不准放置维修工具和任何物体。
  
  1.2泵在运转中,不要靠近转动部位擦抹设备。
  
  1.3保持电机接地线完好,清扫时注意不要将水喷洒在电机上。1.4保持岗位清洁,随时消除跑、冒、滴、漏。
  
  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2.1检修人员应遵守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本企业的有关安全检修规定;检修前应按规定办理检修工作票。
  
  2.2在切除电源以后,经有关人员签字,方可施工。
  
  2.3当起吊设备时,要认真检查起吊设备,确认无误方可起吊,并即停车处理。
  
  2.4检修中需盘车时应相互通知以防止人员压伤、挤伤。
  
  2.5拆开的管口必须用布或塑料布封好,防止异物落入管道内。2.6动火要办“动火证”。
  
  3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3.1试车应有组织地进行,并有专人负责试车中的安全检查工作。3.2开停车由专人操作,操作者必须持有该岗位的“安全作业证”。3.3严格按规程启动、停止程序开停。
  
  3.4试车中如发现不正常的声响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停车检查原因并消除后再试。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泵阀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泵阀商务网,https://www.bf35.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0571-87759930加盟热线:0571-87209799展会合作:0571-81020275采购热线:0571-87759925媒体合作:0571-87759680 网站客服服务咨询对外合作友情链接投诉热线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