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并购CIFA三年挂果 技术与市场都给力
2012年02月06日 08:52 来源:证券日报 >>
进入该公司展台
内容摘要:距2008年中联重科以2.71亿欧元收购意大利混凝土机械企业CIFA100%的股权至今已有3年的时间,在这3年中,被收购的CIFA已经成功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影响并于2011年开始盈利。而对于中联重科来说,同样获得了*的技术和营销网络的支持而得以高速发展。
中联重科(000157,股吧)董秘申柯表示,中联重科整体并购意大利CIFAzui重大的意义就是对技术的提升和营销网络的建设。
近日,中联重科董秘申柯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联重科整体并购意大利CIFAzui重大的意义就是对技术的提升和营销网络的建设。”
借力技术与网络
2007年底,混凝土*之一CIFA由于财务投资者的退出,拟出售全部资产。zui终,中联重科以其优良的专业态度和企业文化底蕴赢得了CIFA的信任。2008年9月底,以中联重科为首的共同投资方与意大利CIFA公司股东签署收购交割协议,正式完成了对混凝土机械领域当时世界*三CIFA公司的全资收购。
中联重科董秘申柯表示,并购CIFA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由被并购对象转变为并购发起者的转折点,标志着一直以本国及二、三线市场为主攻方向的中国工程机械,以自有迈进*市场门槛,中国工程机械正式踏入*品牌殿堂。
并购CIFA之后,中联重科不但将行业技术拿到了手,并利用CIFA的采购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整合,这对中联重科化是一个很好的铺垫。
据了解,2011年6月,中联重科又买断被社会*的德国JOST的平头塔技术,引进了*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2011年9月,应用世界的碳纤维臂架技术的泵车又刷新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实现了与中国优势制造能力的结合,加快了企业化步伐。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表示,现实需要促使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更多地“走出去”。中国国内市场毕竟有限,当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市场必将成为下一个拓展地。同时,如果不能进入标准制订权的行列,就会失去市场准入的话语权,所以,“走出去”成为了当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持久发展的必经之路。
抢得3年先机CIFA实现盈利
有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CIFA实现销售收入约30多亿元人民币,同年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销售收入约35亿元人民币,两者相加,2007年合并的混凝土机械销售收入就达到近70亿元人民币,可以说,中联重科并购CIFA后,成为混凝土机械制造业老大。
可是,受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中联重科收购的CIFA直到2011年才开始实现盈利。对此,中联重科负责人士称,并购的效果并不只体现在一张财务报表里。通过收购,中联获得了*的管理方式、技术、产品线等,对企业实力有整体提升。
有数据显示,2011年1-9月,中联重科含CIFA在内的业绩同比增长39%。在历经了3年的整合之后,中联重科成功的并购整合了CIFA,而此次并购案也因此跻身首届中国海外投资年会中国海外投资五大经典案例。
中联重科成功并购CIFA的同时也为同在湖南的三一重工(600031,股吧)施加了压力。而三一重工于2012年闪电收购德国混凝土机械*普茨迈斯特的行动也反映出不落其后的赶超态势。
对此,中联重科董秘申柯向记者谈到:“通过三年的整合,中联重科在混凝土机械行业中处于之列,在海外收购中,公司已经抢占了先机。”
(来源:证券日报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泵阀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泵阀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