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秋季展
您现在的位置:泵阀商务网>技术首页>泵阀辞典

井用潜水泵的结构特点及正确使用与选型注意点

2014
01-22

13:11:06

分享:
1420
来源:
  (本文来源:中国泵阀商务网www.bf35.com,如需转载请与本网。)
  
  井用潜水泵的结构及特点
  
  井用潜水泵是电机与水泵直联潜入水中工作的提水机具,电动机为充水式,泵为多级立式结构,它适用于从深井提取地下水,也可用于河流、水库、水渠等提水工程:井用潜水泵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及高原山区的人畜用水,亦可供城市、工厂、铁路、矿山、工地供排水使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占地面积小。
  
  QJ、QJT、QJC型深井潜水泵是由泵体、扬水管、泵座、潜水电机(包括电缆)和起动保护装置等组成。泵体是潜水泵的工作部件,它由进水段、导流壳、逆止阀、泵轴和叶轮等零部件组成。叶轮在轴上的固定有两种方式:150QJ30型、200QJ80型、250QJ80型和QJC型的叶轮是用锥形套紧固在泵轴上;其它型号的叶轮则用键和轴套固定在泵轴上。导流壳之间用螺栓连接;150QJT15型的整个泵体则用四根扁拉筋紧固。泵体与潜水电机之间采用法兰面用螺栓连接,两轴则用联轴器连接。扬水管间也用螺栓连接。电机为立式运行的充水式井用潜水三相异步电动机,配带的电缆为防水橡套电缆,起动保护装置应选用具有过载、欠压、断相等保护功能的自藕减压起动箱
    
  如何正确使用使井用潜水泵正常运行
  
  井用潜水泵的洪水和油主要使用两种泵和电动机为两部分组成类型。为保证电泵的正常运行,必须使用下面的方法。
  
  1。水泵在使用前,应用兆欧表检查电机绝缘电阻,其zui低值不能小于5兆欧。检查方法是在连接到泵线,其他终端连接到电机房,摇兆欧表电缆终端兆欧表,绝缘电阻变化。
  
  2。检查电缆有开裂,磨损等现象,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以防止泄漏。
  
  3。大水漫灌电机螺栓应是开放的,清洁的水后拧紧螺栓,然后将水下潜*。发现油机油,更换密封元件和入水,然后下潜。
  
  4。到前级泵水泵应填写与水和空气1-2分钟,开始2次,检查闲置和启动是正常的。如果关闭,相反,后两个阶段的线路可以互换。
  
  5。检查是否裂纹管阳,连接是安全的。
  
  6。入水或时间扬程泵,不拉电缆,所以电缆损坏或断开接头。
  
  7。电源电压应控制在不超过或低于额定电压的5%范围内,如果电压过高或过低都会损坏电机。
  
  8。进水泵应垂直,而不是对角。
  
  9。泵不得运输更多的水或泥沉积物。电动机应经常清理水浸的沙室,更换电机腔内的水。
  
  10。泵的扬程应在额定扬程范围内0.8-1实践。这将提高泵的效率,节能,避免电器超负荷作业,延长了使用寿命。
  
  11。泵使用后,应清洗干净,在干燥的地方,在金属表面涂油防锈和正直。驱电机的净应放在里面的水。
  
  井用潜水泵应用范围
  
  QJ型井用潜水泵是一种适用于深井提水的机械设备,该泵适用于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城镇工矿企业用水,排水及农田灌溉。其特点是电机与水泵联接在一起潜入水中工作,清洁、无嗓音不污染水质,不需泵房,占地面积小,节省基建费用,安装拆卸、使用维修方便。
  
  1、适用电源频率50Hz,电压380伏的三相交流电源;
  
  2、潜水泵必须始终保持潜入水中工作,但zui大潜入水面深度不得超过70米,水泵下端距井底不得小于5米。
  
  3、水温不高于70℃且水中不含油类,水的酸碱度PH值为6.5-8.5,水中含砂量(重量比)不超过0.01%.
  
  QJ型井用潜水电泵其整机为五大部件组成,即井用潜水电泵的泵体(工作部件)、潜水电动机、控制开关、输电电缆、扬水管五大部分。其中叶轮为封闭式,扬水管以法兰及螺栓联接。
  
  井用潜水泵选型须知:
  
  正确选用水泵可延长水泵和水井的寿命,必须十分注意。
  
  1、泵型号规定的井径是指正直的管井。当下井深度超过30米,井管是铸铁管或水泥管时,实际正直井径应比泵要求的zui小井径大50毫米为宜。
  
  2、所选水泵的流量不应大于井的正常涌水量,否则因吸入大量泥沙,加速了泵的磨损,也降低了水井的寿命。
  
  3、水泵级数的确定。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泵阀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泵阀商务网,https://www.bf35.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0571-87759930加盟热线:0571-87209799展会合作:0571-81020275采购热线:0571-87759925媒体合作:0571-87759680 网站客服服务咨询对外合作友情链接投诉热线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